無憂書城
返回 無憂書城目錄
無憂書城 > 歷史小說 > 康熙大帝 > 康熙大帝 第二卷 驚風密雨 > 三十 接欽差假戲需真唱 叛朝廷主將受奴欺

三十 接欽差假戲需真唱 叛朝廷主將受奴欺

  欽差大臣折爾肯捧了康熙的聖旨要到雲南去宣布撤藩敕令。他帶著從人,星夜兼程,終於走完了萬里關山,於九月來到了風景如畫的雲南府。

  折爾肯與吳三桂是老相識。當年吳三桂在遼東駐防,尚未歸順大清,折爾肯作為一名信使,二人便常有來往。甚至可以說吳三桂的歸降大清,折爾肯是從中出了力的。所以,如今撤藩朝廷派了他來,自是最為合適。但他已經多年不與吳三桂互通音訊,對這位反覆無常的王爺覺得有些把握不住。在路過貴陽城時,便多了一個心眼兒,把隨著他前來的黨務禮和薩穆哈二人留下。明面上,是幫平西王辦理一路上的飲食,準備迎候北上的吳三桂眷屬。其實是怕萬一撤藩不成,一窩兒讓吳三桂端了,連個回京復命的人都沒有,他這是留了條後路。

  一切安排停當,折爾肯和傅達禮才帶著扈從隨行二百多人,熱熱鬧鬧地進了雲南府。當晚住在驛館,同朱國治密商一夜。第二天便由朱國治作引導,排開鹵薄儀仗,直奔五華山。

  其實他們一進入貴州,一行一動吳三桂都了如指掌,只是裝做糊塗,照舊吃酒聽戲尋歡作樂,擺出一副胸無大志的模樣。此時聽到欽差已到山下,才故作慌張,命人:「放炮,開中門接旨!」

  震天動地的三聲炮響,回蕩在五華山的峰巒、林海之間。壯麗巍峨的平西王府,正門大開。幾百名儀仗校尉,腰懸寶劍,高舉旌仗,排成了整齊、莊嚴、威武、雄壯的隊伍,簇擁著白髮蒼蒼的吳三桂來到門前。吳三桂頭戴金龍王冠,身穿五爪金龍的四團補服,看見欽差正使折爾肯,手捧詔書,帶著副使傅達禮來到門前,吳三桂兩手輕輕一甩,放下了雪白的馬踢袖,先躬身打了一個千:「奴才吳三桂恭請萬歲聖安!」然後又在鼓樂聲中從容不迫地行了三跪九叩頭的大禮。

  吳三桂如此恭謹,如此循禮,安排了這麼隆重的接旨儀式,使欽差折爾肯十分滿意,懸了一路的心,總算暫時放下了,說了聲:「聖上躬安!」便將敕書一擎,算是代天受禮。接著換了一副笑容,將詔書轉給身後的傅達禮,雙手扶起吳三桂。自己單膝跪下,打了個千兒:「下官給王爺請安!給王爺賀喜!九年前在京曾榮見王爺一面,如今瞧著竟又年輕許多,王爺可謂福大如海呀!」

  「哈哈,老朋友了,不必客氣。快請進,傅大人請!您也請啊!」吳三桂說著,一手扯一個進了王府正殿。

  等到欽差落座,上完茶,吳三桂笑吟吟說道:「二位大人,前不久,吳丹大人捧旨來雲南,蒙聖上賞賜許多物件。吳三桂何德何功,能承受主子如此厚恩!其實,皇上有什麼事,召小王進京面諭也就是了,這麼一趟一趟地來,多費神哪!哎!康熙三年人覲,算來已是九度春秋,我心裡著實挂念主子啊。大前年主子召我進京,我卻正巧患病,曾托朱中丞面聖時代為請安。說是主上日夜勤政、清瘦得很,如今可好些了?必定又長高好些了——唉,人老了,遠在這蠻荒偏敝之地,想見主子一面都不容易呀!」

  吳三桂這些話說得情深意切,十分誠懇,絲毫沒有言不由哀的痕迹,傅達禮便覺得事情還不至於像朱國治說的那樣壞,坐在那裡含笑點頭,放心吃茶。折爾肯卻深知吳三桂的脾性,不能用常情猜度他,聽完吳三桂的表白,十分爽朗地呵呵一笑,說道:「王爺這話說得極是。萬歲爺也著實惦記著王爺呢!可謂關山萬重,不隔君臣之心吶——傅大人,請將萬歲手諭捧過來,呈給王爺過目。」

  折爾肯這個安排,是他們早已商量好了的。按照正常的程序,吳三桂應該在門口跪接聖旨,迎入正廳,擺上香案,恭聽欽差宣讀。可是,折爾肯他們心裡清楚,這道聖昏,是壓到吳三桂頭上的催命符,過於認真,恐怕馬上就會激出變故。所以,他們在路上,商量了好幾次,才決定,從權處置,不以常禮來壓吳三桂,哄著他聽從聖命,順利撤藩。現在,欽差正使發了話,傅達禮連忙雙手捧起聖旨,呈到吳三桂面前,讓他自己接過去看。可是,吳三桂卻不是好哄的,他才不上這個當呢,一見傅達禮捧起了聖旨,連忙起身離座站到下首,甩袖撩袍,口稱:「奴才吳三桂恭接聖旨。皇上萬歲,萬萬歲!」

  然後,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大禮,接過聖旨打開來,先大聲稱讚一句:「好一筆字。」然後,才慢慢展開,仔細而又認真地讀著。他這也是在演戲,聖旨的內容他早已知道了,也已安排好了對策,可此時,還像一點也不知道似地,連看了三遍,又規規矩矩地把御書捧著,供在正中香案上,這才回身坐下,誠惶誠恐,而又隨和親切地說:

  「我料定皇上待我恩重,必定俯允我的呈請。這詔書里說我功在社稷,那是萬歲的過獎。俗話說『落葉歸根』,我是北方人,我早想回北方去,團團圓圓安度殘年。在外邊日子久了,難免有個人在聖上跟前挑撥是非,萬歲既這麼說,我也就放心了。萬歲這才叫體天格物,善知老年人的心哪!」

  傅達禮覺得吳三桂和藹可親,根本不像折爾肯和朱國治說的那樣,便笑著躬身問道:「不知王爺車駕幾時可以起程?皇上已在京營造王府,迎接王爺入京,大世子也日日盼望王爺北上,闔家團聚,共享天倫之樂。請王爺賜下日期、路徑,下官也好奏明皇上,早作準備。」

  「哈哈哈,傅大人,咱們過去雖未見過面,一望可知你是位明事知理的國家棟樑。我的事還不好說?這會兒起身抬腳便可跟著二位走。只是賤內、家眷們婆婆媽媽的事多。賤內日前又染了風寒,一時動身不得。這些瑣事倒罷了,最纏手的還有下邊這些兵士軍將,都是跟了我多年的。現在雲貴各地,謠言很多,對皇上很是不敬。我雖然懲治了幾個人,可還是鎮壓不住。二位欽差一來閑言碎語就更多了,假若撫慰不當,激出事變來就不得了!」

  說至此,吳三桂抬頭看看傅達禮失望的神色,不由心裡暗笑。口裡卻接著說道,「大約十月底——」一言未了,便聽殿外一陣喧嘩,一個「國」字臉的中年將軍雙手推開殿前護衛,大踏步挺身進來。腳下雪亮的馬靴踏在大理石板上,發出錚掙的金石之聲。

  吳三桂見有人闖殿打斷了他的話,滿臉地不高興,抬頭一看,原來是自己手下將領馬寶,便厲聲喝斥道:「是馬寶嗎,孤正在與二位欽差大人議論撤藩大事,你未經傳喚,又不事先稟報,卻竟敢擅自闖殿,這成何體統?嗯!」

  馬寶昂然向吳三桂當胸一揖,卻不回答他的問話,猛地一轉身,冷冷掃視折爾肯和傅達禮一眼,「你們就是欽差了,我聽說你們在逼我們王爺上路?」

  折爾肯馬上就明白了,這是事前排好的一場戲。原來也料到吳三桂會耍些花樣,可是沒想到開台這樣早。見馬寶目光寒氣森森,一開口便欲翻臉,便冷靜地端起茶碗,瞟一眼木然呆坐的吳三桂,又漫不經心用碗蓋撥著浮茶,毫無表情地答道:「談不上『逼』字。王爺自請撤藩北歸養老,皇上恩准了,我們不過代王爺籌劃一下歸途事宜。這位將軍不曾見過,不知貴姓台甫,也不知你今日前來,有何見教?」

  「不敢!我乃平西王帳前管軍都統馬寶!欽差既知王爺是『自請』撤藩,歸途日程當然也由王爺『自定』!你們兩個一進門,杯水未飲便催問行期,這是什麼意思?」

  吳三桂漲紅了臉,「啪」地一聲拍案而起,指著馬寶吼道,「放肆!這是誰教你的規矩。三桂我帶兵四十餘年,沒見過你這樣撒野的兵痞!來人!」「轟出去!」

  「哈哈哈哈……」馬寶仰天大笑,笑得折爾肯和傅達禮面容失色,汗毛直乍。吳三桂勃然大怒,雙目圓掙,厲聲喝道:「你笑什麼,不知本藩三尺王法厲害嗎。叉出去,重責四十軍棍,打掉他的匪氣!」

  「扎!」幾個護衛答應著一擁而上。馬寶卻毫不讓步,一個箭步竄至殿口,「唰」地拔劍在手,大聲叫道:

  「誰敢向前,立時叫你血染銀安殿!王爺,末將大膽,你要撤藩,撤你的就是,但是,行期、路徑卻要由我馬寶來定!我已傳出將令,雲貴兩省各路要隘已經封死、沒有我的信牌。一隻老鼠也休想出去!你兩個酸丁欽差,好好在這裡候著,短則十天半月,長則十年八年,等王爺撤藩的各項事宜辦妥了,咱們再說上路的話不遲!王爺恕罪,末將告辭!」一拱手冷笑著去了。

  眼看著剛才還是規規矩矩,親熱融洽的氣氛,忽然之間卻變得殺氣騰騰。馬寶的話里,又已明白透露了要扣留欽差的意思。折爾肯的心裡迅速籌劃對策:「看來,事情比原來預計的要嚴重得多。與其坐以待斃,倒不如乾脆來他個反客為主。把話挑明了,看他吳三桂怎樣回答:「王爺,咱們的交清已有三十多年了,你是知道我折爾肯的,今日下官乃系奉旨行事,並非有意與王爺結冤。適才馬將軍如此說話,倒讓下官不解了。如果王爺已經有了安排,就請直說了吧。要怎麼辦,下官和傅達禮,定遵命行事。」

  「哎,這是哪裡的話!折大人多心了。你還不知道我吳三桂么?這個馬寶,原是張獻忠的手下。他兵痞出身,懂什麼禮儀?我自請撤藩的摺子遞上去後,下邊議論猜疑的人很多,剛才講的「撫慰」,就是這個意思了。二位不要與這等野人一般見識,先在此等待一時,雲貴兩省,還是我說了算的。大約十月底之後,我們一定行——這是朝廷大事,也是我多年的宿願,由不得這些小人!你說是嗎,傅大人?」

  傅達禮深感受欺受辱,早已怒氣填胸,可是此時此刻,又無法與吳三桂翻臉,咽了一口唾沫,脹紅了臉答道:「下官深領王爺的情份,福晉既然欠安,下邊軍將又這樣不聽指揮,就遲幾日也無妨。今日下官回去後即拜摺奏明皇上,說明其中情由也就是了。」

  「怎麼,難道二位不肯賞光住在寒邸么?」吳三桂說著,又轉臉看折爾肯。

  折爾肯心知大事不妙,便欠了欠身子,「回王爺的話,驛館已經安排好了。朱中丞也曾邀我們住在撫衙,我們也請免了。客走主安,我們實在不願多有攪擾。」

  吳三桂知道他們故意表示與朱國治的距離,便寬容地說:「其實住哪裡都一樣。你們是大使,只好隨你們的便了——傳諭:設宴為二位欽差大人洗塵!」

  一言既出,管弦齊鳴、鼓樂大振。一桌桌現成的酒菜,由四個校尉抬著依次布了上來,霎時殿中酒香四溢。樂聲中,吳三桂麾下文臣武將魚貫而入,拿著手本履歷拜見兩位欽差。兩位欽差也都起身一一還禮。折爾肯的熟人多,間或還拉手寒喧。方才那劍拔彎張、殺氣騰騰的氣氛,變戲法似地又呈現出一派和諧熱烈的場面。胡國柱職為司筵,忙得一頭熱汗,一眼瞥見汪士榮進來,便湊上去悄悄問道:「王爺不是叫你去西安的么,你怎麼又到這裡來了?」

  「吃了這杯壯行酒上路也不遲呀,我給你說個信兒,廣西的孫延齡這會兒只怕也在擺酒呢。好戲一場接一場,慢慢兒瞧吧!」

  「好!我靜候你這小張良的佳音!」胡國柱說著,見一切齊備,便站到吳三桂旁邊,大聲唱贊道:「祝吾皇萬歲,萬萬歲!王爺千歲,千千歲!祝二位欽差大人福體康泰!」眾將聽了一齊舉杯稱讚,唯獨那個「撤野」的馬寶沒來。他早已在外邊傳了平西王的命令:「雲貴兩省自今日起只許進入,不許出境!」

  汪士榮說的一點不假,千里之外的桂林,在孫延齡的將軍府里,也擺了一個別開生面的筵宴。

  自從孔四貞在宅中收服戴良臣,奪取了中軍調度權之後,孫延齡一直鬱鬱寡歡。他本是個心性極高的人,入京後受到康熙優禮接待,又將四貞晉陞為公主配他,滿指望以額駙身份榮歸桂林,將馬雄和王永年兩部鎮住,做個威鎮四方的名將。不料孔四貞卻給他來了這麼一下子,鬧得他不但樹不起威風,連原來在軍中的一點威望也全沒了。現在表面上發號施令的是他孫延齡,其實事事要瞧公主的臉色行事。背後就不免有人指指戳戳,罵他「怕老婆」。孫延齡裝著一肚子的火氣,卻是無處發泄。氣得他推說患了風疾,自去下棋,飲酒。

  那一天被孔四貞轟出翠仙樓的汪士榮,雖然不敢再來找孫延齡了,可是,卻沒有回到五華山,在一次孫延齡出城打獵時,突然出現在他的面前。孫延齡正是滿腹牢騷一肚子的委屈,怎能抵擋汪士榮那張能把死人說活了的利口,便上了汪士榮的賊船,並接受了吳三桂頒給他的密召,當了那尚未開國的「大周朝」的臨江王。

  就在吳三桂扣留欽差的同一天下午,孫延齡和馬雄聯起手來,以召集軍事會議為由,擺下鴻門宴,一舉將王永年、戴良臣等十一位將領和廣西巡撫,全都扣押了起來。

  大變猝然而來,孔四貞卻被蒙在鼓裡。這些日子她接到各處急報說道,尚之信和吳三桂軍隊調動頻繁,一種不詳的預感不時地襲擾她。孫延齡和自己虛與委蛇,她也早瞧出來了。為防止桂林城兵士突變,她派戴良臣日夜守護將軍行轅,每日晚間二更回府稟報一天事務。但今夜已過三更,戴良臣連人影兒也不見,心中便有些疑惑,令人搬來一張春登兒半躺在上頭,從窗格子里眺望著天空的星星發愣。

  朦朦朧朧之時,聽得從行轅方向隱隱傳來號角聲音,接著便是爆豆似的馬踢聲,驚得一街兩行犬吠聲此起彼伏。孔四貞一躍而起,正要派人出去打探,聽院子里的牆上藤蔓葉子「唰唰」幾聲急響,便厲聲喝道:「誰?」

  「我……」隨著這一聲。青猴兒提著一把半截劍,踉踉蹌蹌跌了進來,渾身上下像被潑了一桶血水,鮮紅的血頂著褲腳在往下滴。他用手扶住門框,臉色蒼白,斷斷續續地說:「姑姑……兵變了!您快、快走!」

  孔四貞驚呼一聲:「什麼,你快說,是怎麼了?」

  「孫延齡變心了!趁他們還沒趕來,您快走!到蒼梧傅大人那兒去……」這句話沒說完,青猴兒身子一軟蹲卧下去,只用那把半截劍支撐著身子,雖然沒有倒下,卻是再也不動了。

  孔四貞慘叫一聲:「青猴兒!」撲了上去,顫抖的手撫著他亂蓬蓬的頭髮,失聲痛哭道:「是姑姑害了你,不該帶你到這裡來。」忽然她停住了哭聲,回身取下牆上懸著的寶劍,朝後邊大喊一聲:「孔家包衣奴才們,都出來!」可是,想不到家奴一個沒有,應聲而出的卻是丈夫孫延齡。他冷笑一聲說:「別喊了,沒用了。」一邊說一邊跨了進來,對孔四貞道:「我為光復漢室基業,受了臨江王封號,現在外有千餘將佐,已把府邪圍住了。請夫人不要作無益之舉!」

  「什麼,什麼臨江王?是吳三桂封你的吧?」

  「就算是吧。不過你放心,我們是結髮夫妻嘛,我不會難為你的。」

  孔四貞盯著孫延齡忽然狂笑起來:「恐怕未必是夫妻之情吧?你留著我,是想在朝廷那邊留一條後路,是不是?」

  「四貞,你……」

  「不要再說了,後邊這座樓,是先父定南王殉節之地。你既念我們夫妻一場,還是叫我死在那邊吧!」

  孫延齡叫了兩個校尉走進來,把孔四貞手中的劍奪了過去。這才笑道:「不管怎樣,你們孔家最講三從四德。只要我沒寫休書,你仍是我的妻子。在家從父,出門從夫。我不讓你死,只是自今而後,你不是什麼四格格,四公主,乃是我臨江王的王妃!你知道么,陝西王輔臣也已高樹義旗,要不了多久,三王將會師直隸。愛新覺羅·玄燁,就要完蛋了!」

無憂書城 > 歷史小說 > 康熙大帝 > 康熙大帝 第二卷 驚風密雨 > 三十 接欽差假戲需真唱 叛朝廷主將受奴欺

發表評論

看過此書的人還喜歡

1大生意人1作者:趙之羽 2乾隆皇帝 第二卷 夕照空山 3乾隆皇帝 第四卷 天步艱難 4卷一:木蘭歌作者:熊召政 5雍正皇帝作者:二月河 查看圖書全部分類